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采用图①所示装置收集SO2 |
B.可用图②所示装置比较KMnO4、Cl2、S的氧化性强弱[ |
C.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可加入Ca(OH)2溶液后过滤 |
D.称取0.40g NaOH,放入100 mL容量瓶中,配制0.10 mol/L NaOH溶液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
操作 |
|
A |
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
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冷却后,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
B |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
将SO2通入溴水中 |
C |
为了提取溴水中的溴 |
加入植物油进行萃取 |
D |
浓、稀HNO3分别与Cu反应 |
比较浓、稀HNO3的氧化性强弱 |
对于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逐滴滴加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
B.实验Ⅱ: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无色 |
C.实验Ⅲ: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NaCl晶体 |
D.装置Ⅳ:酸性KMnO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会逐渐变浅直至褪去 |
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用下图所示装置(必要时可加热试管),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试管中盛酚酞溶液,验证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
B.试管中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探究SO2的还原性 |
C.试管中盛稀氢氧化钠溶液,验证CO2与NaOH反应的产物 |
D.试管中盛淀粉KI溶液,验证氯气的氧化性 |
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