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已知B、C两元素在周期表中族序数之和是A元素族序数的2倍;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 所在的一组是( )
A.Be、Na、Al B.B、Mg、Si C.O、P、Cl D. C、Al、P
据报道,以硼氢化合物NaBH4(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负极材料采用Pt/C,正极材料采用MnO2,可用作空军通信卫星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 |
B.电极b采用MnO2,MnO2既作电极材料又有催化作用 |
C.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BH4-+8OH--8e-=BO2-+6H2O |
D.每消耗3 mol H2O2,转移的电子为3 mol |
增塑剂DCHP可由邻苯二甲酸酐与环己醇反应制得: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邻苯二甲酸酐的二氯代物有3种 |
B.环己醇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 |
C.DCHP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
D.1 mol DCHP最多可与含2 mol NaOH的烧碱溶液反应 |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B和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C的单质能与A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C.元素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均可相互反应
D.工业上常用直接电解元素C、D的氯化物来制取它们的单质
下列现象或反应的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或反应 |
原理解释 |
|
A.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对熔化的铝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
B. |
合成氨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C. |
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比镀锌铁易腐蚀 |
锡比锌活泼 |
D. |
2CO=C+O2在任何条件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
该反应△H>0,△S<0 |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