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约150千米的路段实施了“以桥代路”工程,主要原因是( )
①铁路沿线沟壑纵横
②避免风沙掩埋铁路
③铁路沿线有多年冻土
④为动物留出生态通道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示意某市2007年和2011年城市住宅地价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007~2011年图示城市住宅区发展特点是
A.中心城区的住宅功能减弱 |
B.城市住宅区主要向西南方向拓展 |
C.城市南部住宅区规模缩小 |
D.城市的居住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 |
图所示的沿MN所做的住宅地价剖
切线,与实际相符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潜在蒸散量是指大片而均匀的自然表面在水体保持充分供应时的蒸发量,是由天气和气候条件决定的实际蒸发量的理论上限。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中国特有的高原和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下表示意若尔盖湿地各季节潜在蒸散量(mm)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若尔盖湿地潜在蒸散量
A.四季均为波动上升 | B.冬季变化最稳定 |
C.秋冬差值大于春夏 | D.总量呈波动上升 |
若尔盖湿地潜在蒸散量的变化预示着该地
A.地下水位上升 | B.降水量增加 | C.气温趋于下降 | D.生物多样性减少 |
经济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中经济力量能够维持均衡的点。目前,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总量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重心空间变化显著。下图示意1979~2014年广东省经济重心空间动态演变轨迹,下图示意1979~2014年广东省经济重心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区域经济
A.南北差异变化比东西大 |
B.差距仍在持续的扩大 |
C.发展不平衡的态势显著 |
D.北部和西部不断衰退 |
关于促进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合理的是
A.继续巩固珠三角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
B.扶持北部地区发展科技密集型产业 |
C.优先完善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
D.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区域间的相互竞争 |
“引大济湟”是从湟水最大支流大通河引水,穿越山脉进入湟水流域的调水工程。该工程将在2015年第四季度全线通水,届时将有效缓解湟水干流地区当前的“水荒”问题。下图示意“引大济湟”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湟水干流地区出现“水荒”,主要是由于
A.位于西北内陆,降水量少 |
B.全球变暖,冰川融水补给减少 |
C.人口和产业集中,需水量大 |
D.青海湖水位下降,湟水补给青海湖 |
大通河成为“引大济湟”水源地,主要是因为该河
①年径流量较大②流域降雨丰富
③北高南低可自流引水④流域水资源需求量小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海绵性”,下雨时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环节是
A.降低地表径流量 | B.净化和处理雨水 | C.提高雨水下渗速度 | D.修建大量蓄水池 |
下图所示景观中,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城市中,适宜建设成为“海绵城市”的是
A.巴西的玛瑙斯 | B.卡塔尔的迪拜 | C.中国的乌鲁木齐 | D.中国的济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