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召开代号“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
“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杜鲁门指的是( )
A.开罗会议 | B.德黑兰会议 | C.雅尔塔会议 | D.波茨坦会议 |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撅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
C.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 D.革命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
下列对《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数额单位:万两)所含信息的合理解读有
年代 |
农业税收入 |
工商杂税收入 |
其他收入 |
总收入 |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数额 |
比重 |
|
1849 |
3281 |
77% |
969 |
23% |
4250 |
100% |
||
1885 |
3071 |
40% |
3923 |
51% |
714 |
9% |
7708 |
100% |
1911 |
4810 |
16% |
20441 |
69% |
4445 |
15% |
29696 |
100% |
注: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其中关税1841年约420万两;1887年2054万两;1911年3617万两。)
①农业税数额变化不大但比重迅速下降,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②税收主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近代化程度的逐步加深
③洋务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工商杂税收入上升
④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外贸易发展使关税增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英国汉学家理雅各(1815-1897年)的代表作《中国经典》中说:“自古老的封建帝国消亡,秦建立专制国家始,中国就再没有出现过革命,而只是统治者和朝代的更替……在西方人看来,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从已经存在了大约2000多年的旧事物向将会变革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的更新的西方思想转变的出发点”。理雅各的观点是
A.秦建立专制制度导致中国再没有出现革命 |
B.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一场进步和正义的革命 |
C.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端 |
D.秦的专制制度取代分封制导致中国的落后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求善而不存真 | B.有很强的封闭性 |
C.缺乏理性精神 | D.落后于西方国家 |
如果要研究明代设立内阁制的情况,以下哪些古籍应在查阅之列?
①《东京梦华录》 ②《明史·职官志》 ③《明史·太祖本纪》 ④《明成祖实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