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伦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的措施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是
| A.直接削弱了贵族专权的局面 |
| B.加强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的经济实力 |
| C.扩大了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 |
| D.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 |
1927年12月瞿秋白在《武装暴动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现时的阶段,显然到了工农武装暴动的时期……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式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符合材料中“特点”的是()
| A.建立工农联盟,推翻北洋军阀 |
| B.发动秋收起义,建立红色政权 |
| C.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 |
| D.纠正左倾错误,迎接革命高潮 |
1885~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6%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由18.8%上升到26%。这表明( )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黄金发展 |
| 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 |
| D.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
“江浙两省相继独立后,革命军之于中国实已达“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地位了。可是那时候各省不免势力涣散,很感不便,于是倡议各省公举代表集议于上海,预备建议组织政府。”当时中国()
| A.出现建立民主政治的机遇 |
| B.民主革命的中心在上海 |
| C.面临北洋军阀混战的风险 |
| D.要求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 |
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与列强谈判后颁布了一系列进出口新税则,将进出口税分为从7.5%到50%共14级累进税率,打破了“值百抽五”的不分等级的旧税率。这种变化使中国()
| A.民族工业得到有效保护 |
| B.政府财政大幅度增加 |
| C.关税自主得到了实现 |
| D.基本掌握海关行政管理权 |
据冯天瑜的《中华文化史》记载,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这些情况( )
| A.最早发生于中华民国建立之后 |
| B.反映了上海近代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半殖民化 |
| C.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弘扬 |
| D.揭示了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