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统计中有一个非常有用的统计量,用它的大小可以确定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下表是反映甲、乙两个平行班(甲班A老师教, 乙班B老师教)进行某学科测试,按学生考试及格与不及格统计成绩后的2×2列联表.

 
不及格
及格
总计
甲班(A教)
4
36
40
乙班(B教)
16
24
40
总计
20
60
80

 
经计算=9.6, 你认为不及格人数的多少与不同老师执教有关系的把握大约为(     )
下面的临界值表供参考:              


0.50
0.40
0.25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0.455
0.708
1.323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
7.879
10.828

A.99.5%     B.99.9%    C.95%    D.无充分依据.

科目 数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函数f(x)=x2+f′(2)(lnx﹣x),则f′(1)=()

A.1 B.2 C.3 D.4

对于三次函数f(x)=ax3+bx2+cx+d(a≠0),给出定义:设f′(x)是函数y=f(x)的导数,f″(x)是f′(x)的导数,若方程f′′(x)=0有实数解x0,则称点(x0,f(x0))为函数y=f(x)的“拐点”.某同学经过探究发现: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拐点”;任何一个三次函数都有对称中心,且“拐点”就是对称中心.设函数g(x)=,则g()+=()

A.2011 B.2012 C.2013 D.2014

已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可导函数,其导函数记为f′(x),若对于任意实数x,有f(x)>f′(x),且y=f(x)﹣1为奇函数,则不等式f(x)<ex的解集为()

A.(﹣∞,0) B.(0,+∞) C.(﹣∞,e4 D.(e4,+∞)

函数f(x)=sinx+2xf′(),f′(x)为f(x)的导函数,令a=﹣,b=log3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a)>f(b) B.f(a)<f(b) C.f(a)=f(b) D.f(|a|)>f(b)

已知f(x)=x2+2xf′(1),则f′(0)等于()

A.0 B.﹣4 C.﹣2 D.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