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
寓意。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
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由此
可见( )
| A.传统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
| B.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
|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
| D.尊敬老人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
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叫做反物质。1928年秋拉克预言了反物质的存在,1997年美国科学家在银河系上方3500光年处,有一个反物质源,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研究。人们对反物质的发现过程表明( )
| A.意识能够决定物质 | B.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 |
| C.物质决定意识 | D.意识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事物 |
价值观人皆有之,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有不同的价值观,即使同一时期的人们,面对同一事物也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其原因是①这完全是文化水平的差异造成的 ②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 ③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 ④立场不同( )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指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说明( )
| A.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
| B.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
| C.整体与部分是密不可分的 |
| D.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
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说明( )
| A.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 B.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
| C.矛盾的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 D.矛盾斗争性的具体形式无限多样 |
有人认为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来源于亲自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对于这一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认为人的认识有两个来源 ②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③承认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④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