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全国两会在京举行。代表委员和人大代表来自各个民族、各条战线,
既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老代表,也有朝气蓬勃、初展头角的年轻人。他们职业不同、经
历各异。这充分说明我国
| A.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法律保障 |
| C.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 D.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物资保障 |
“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十二五”期间,党和国家将“民富”目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 )
①坚持公平优先,完善分配制度
②增加货币供给,减少财政支出
③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财富
④提高工资标准,增加居民收入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2012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63 795亿元。这一数字是2002年全年全国财政收入的三倍之多。其中,上半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4 931.63亿元,同比增长9.8%。这表明( )
| A.国家、企业、个人的收入分配趋于合理 |
| B.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
| C.当年财政收支出现赤字 |
| D.我国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
面对用工荒、企业资金不足和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局面,某企业积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率先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建立了职工以工资换取股份的分配机制,从而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这表明( )
| A.维护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前提 |
| B.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是企业经营成功的根本 |
|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保证 |
| D.维护公平有利于激发劳动者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创造了“增长奇迹”,经济总量不断增大;但劳动者的报酬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目前,中国的劳动收入所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仅在40%左右,发达国家的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65%~70%。要提高劳动所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必须( )
①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②依法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③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④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两个同步增长”( )
①意味着国家富强了,百姓可以拥有更多财富,分享发展成果
②意味着经济建设发展了,居民收入就能增长,就能促进同步富裕
③将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④将有利于完善分配格局,保证落实“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针
|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