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
A.N2的电子式:![]() |
B.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
C.S2-的结构示意图:![]() |
D.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
将标况下的2.24LCO2通入150mL 1mol/L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Na+)等于c(CO32-)与c(HCO3-)之和 |
B.c(HCO3-) 等于c(CO32-) |
C.c(HCO3-) 略大于c(CO32-) |
D.c(HCO3-) 略小于c(CO32-) |
H2S溶液中,在采取措施使pH增大的同时,则c(S2-)的变化情况是
A.增大 | B.减小 |
C.不变 | 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温度控制在500℃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
B.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
C.工业制取金属钾 Na(l)+KCl(l)![]() |
D.打开碳酸饮料会有大量气泡冒出 |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 |
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 |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
D.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 |
将等物质的量的F2和ClF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F2(g)+ClF(g) ClF3(g);△H<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恒温恒容,当ClF 转化40% 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初始时的0.8 倍 |
B.若 c(F2):c (ClF): c (ClF3) ="1:" 1: 1, 则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
C.达到平衡后,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 |
D.平衡后再降低温度,保持恒容,达到新的平衡,则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