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华妈妈从市场买回一桶色拉油,她担心购买  的是地沟油。小华为了消除妈妈的担心,从网上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 g/cm3之间。于是,小华决定采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定这桶油的品质。小华完成下面的实验:

 
(1) 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 往烧杯中倒入适量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 g,然后把烧杯中
一部分色拉油倒人量筒,如图(a)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________cm3;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使天平平衡。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_________g。
(3) 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g/cm3,可知该色拉油的品质是_____ (填“合格”或“不合格”)的。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用天平测质量”的实验中,小华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2)如果测量某物体的质量,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9所示,天平横梁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克。

(3)小华发现50克的砝码有些磨损,那么他测出物体的质量比物体真实的质量要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光在不同介质间传播时的规律,他做了如图4(a)、(b)、(c)所示的三次实验。仔细观察图中的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a)或(b)或(c)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a)和(b)和(c)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 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图所示),其中在B上应放置 .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图,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当烛焰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________透镜的方向移动(填“靠近”或“远离”)。
(4)若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缩小的像。要较快在光屏上形成 一个放大的像,你认为该怎么做?
(5)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______(填“暗”或“亮”)

小明实验小组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的实验课上,利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实验完毕后,画出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图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1)请你分析,此探究过程中得到平面镜成像的哪些特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小丽用平面镜观察物体时发现,当人靠近平面镜时,从镜子中观察到的景物的范围将
(3)小丽拿一支12cm长的钢笔立在平面镜前15cm处,请你帮她判断:她看到钢笔的像高是 cm,钢笔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cm。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
a.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
(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