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协定产生的影响是
①德国法西斯侵略受到鼓舞,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②致使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地区,实力大增
③苏联对英法更加不信任,不利于发法西斯同盟早日形成
④波兰对德国丧失了感情,致使波兰迅速灭亡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 |
二战期间,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曾向参议院指出,美国要建立一种世界体系,以便让“企业家们可以按照商业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战争结束后,这一建议体现为
A.《关贸总协定》签署 | 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
C.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 D.“冷战”秩序的建立 |
1944年7月,44个国家的经济特使聚集起来,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最终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体系的产生说明了
A.经济中心与政治格局直接相关 | B.欧洲经济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
C.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 D.苏联与美国形成了对峙局面 |
1888年威廉二世继位为德意志新皇帝,与执政了长达26年的德意志首相俾斯麦在很多问题上出现分歧。其结局应是
A.联邦议会罢免俾斯麦首相职务 | B.帝国议会调和国王与首相的矛盾 |
C.首相向帝国议会求助废黜国王 | D.国王以合法的方式迫使首相辞职 |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在此作者主要
A.否定法国工业化的作用 | B.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 |
C.强调解决问题手段变化的重要性 | D.强调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
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 | D.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