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
|
操 作 |
现 象 |
结 论 |
A |
在某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 |
出现白色沉淀, 酚酞不变红 |
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部分变质 |
B |
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 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石灰水始 终未浑浊 |
该石灰水 一定变质 |
C |
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 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
红色褪去 |
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 |
D |
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 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 |
试管内液 面上升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 |
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10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液等步骤 |
B.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需要过滤 |
C.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需要蒸发滤液 |
D.配制氯化钠溶液时必须用的仪器是漏斗 |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CaO | B.CaCO3 | C.Ca(OH)2 | D.Ca |
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合理的是
A.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酸碱指示剂 |
B.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
C.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
D.点燃的木条可区分N2和CO2 |
精盐(NaCl)和纯碱(Na2CO3)是家庭厨房中两种常见物质。下列能区别精盐和纯碱的物质是
A.白酒 | B.醋酸 | C.水 | D.酱油 |
下列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