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两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关信息图,据此回答1-2题。

关于图中的正确叙述是

A.甲省区在国土整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壤盐碱化
B.甲省区七月份等温线的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C.乙省区位于我国中部经济地带、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D.乙图中的株洲市系京九线修建后而兴起的铁路枢纽城市

2008年1月中下旬,甲乙两省区均遭受雪灾,乙省区较甲省区损失更大,其主要原因是①面积和资产密度更大   
②人口密度更大      
③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④缺少对雪灾的应急预案              
⑤防御雪灾的工程性措施差,灾后恢复慢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长江中下游平原誉称“鱼米之乡”,但汉代“或火耕而水耨,或江南卑湿,丈夫早
夭”,农业经济落后。古代不利开发的自然条件是( )。
①水系分隔②土质黏重③气候潮湿④交通落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回答4~5题。
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车辆跟踪 B.合理分配车辆 C.降低能耗 D.提高运营成本

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技术③数字导航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图中所示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脉

图中所示地区的自然条件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

A.天然橡胶 B.棉花 C.茶叶 D.甜菜

与松嫩平原相比,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丰富 B.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 D.人少地多

图14示意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变化,读图回答29-30题。

若甲地(23°26′S)与C的经度相同。当甲地与C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日期约为

A.4月8日或9月5日左右 B.5月6日或8月5日左右
C.11月7日或2月8日左右 D.6月22日或3月21日左右

当直射点从B移向C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越来越大
B.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北极地区的极夜范围越来越小
C.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越来越小
D.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北极地区的极夜范围越来越大

福建6月份的太阳辐射强度比l2月份大,主要原因是

A.6月份晴天比12月份多 B.6月份正午太阳高度比12月份大
C.6月份处于夏季风盛行时期 D.6月份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