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18、19题。
|
A.a-c-d-b | B.a-d-b-c | C.c-d-b-a | D.d-b-c-a |
该城市在图示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商业中心多分布在城区边缘 |
B.城市交通拥挤现象得到缓解 |
C.城市环境得到改善 |
D.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
该图是世界两个区域海陆分布简图(阴影代表海洋)。读图回答22~23题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520千米 | B.5800千米 | C.5200千米 | D.580千米 |
对图中Ⅰ、Ⅱ所在国描述正确的是()
A.两国的经济部门中都以第一产业为主 | B.两国都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
C.两国都以黑种人为主 | D.两国都位于世界重要航线上 |
泰国大米连续6年稳居世界销量第一,由此赢得“世界米仓”的桂冠。泰国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①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
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实行
⑤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
⑥农业劳动力充足
A.①③④ | B.①③⑥ | C.②④⑤ | D.②⑤⑥ |
2007年12月28日,中国与马拉维共和国政府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读马拉维及周边国家政区图(图9),回答18~20题:东非大裂谷附近的马拉维湖的成因是:
A.火口湖 | B.泻湖 | C.构造湖 | D.冰川湖 |
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昼长夜短 |
B.潘帕斯地区草木繁盛 |
C.墨累—达令盆地正开始剪羊毛 |
D.正值北极考察最佳季节 |
马拉维湖南北距离约为()Km
A.550 | B.660 | C.880 | D.300 |
读图,完成问题。图示国家是
美国 B.俄罗斯 C.澳大利亚 D.中国该国西部
A有其所在大洲最长的河流
B.有其所在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C.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泊
D.有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泊关于图示国家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不能自给,需要大量进口 | B.轻重工业并重,都较发达 |
C.农产品出口量大 | D.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 |
该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14题。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 B.光热、降水 |
C.风向、地势 | D.地形、河流 |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 B.沙尘暴 |
C.土地盐碱化 | D.洪涝灾害 |
甲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①欧亚大陆桥西端②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④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