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日我国地质灾害指数和限电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若图中所示现象同时出现,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
A.春节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下列对待自然灾害的态度,可取的是( )
A.大自然的报复是可怕的,人类应屈服于它 |
B.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尽可能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
C.只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就能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 |
D.这是天意,我们对此无能为力 |
该图中左图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某种关系。a为甲、乙间相互作用,b为甲、丙间相互作用。右图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据此回答问题。若a形成化石,b形成右上图中的景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大气圈 | B.乙占有甲的全部 |
C.乙表示岩石圈 | D.乙影响丙的演化 |
右上图所示的区域具有的特征有
①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②生态系统比较脆弱 ③植被根系比较发达 ④径流季节变化较小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该图是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问题。该区域种植棉花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地形 | B.光照 | C.温差 | D.水源 |
图示区域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是
A.铁矿 | B.石油 | C.煤 | D.稀土 |
下面是非洲南部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岛屿东侧降水量较大,与之有关的环流因素是
A.东北信风 | B.东南信风 | C.西风带 | D.赤道低压带 |
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 B.热带雨林气候 | C.热带沙漠气候 | D.热带草原气候 |
图中乙湖泊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断裂下陷 | B.冰川作用 | C.风力作用 | D.流水侵蚀 |
大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又是新兴起来的世界性五大主栽作物。读美国和巴西大豆产区分布图及生长周期表,完成问题。
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美国 |
种植期 |
开花期 |
灌浆期 |
收获期 |
||||||||||||
巴西 |
开花期 |
灌浆期 |
收获期 |
种植期 |
||||||||||||
关于两国大豆产区及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
B.均位于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
C.均位于中、低纬度,热量充足 |
D.均位于人口稠密区,劳动力充足 |
读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大豆生长期比巴西短 |
B.两国大豆灌浆期长度一样 |
C.美国大豆开花期比巴西早 |
D.都在春、夏之交播种,秋季收获 |
该图为我国某地20世纪50年代至2000年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变化状况,读图回答问题。甲、乙、丙图例代表的土地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湿地 | B.林地、耕地、湿地 |
C.林地、湿地、耕地 | D.湿地、耕地、林地 |
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最可能导致
A.干旱、洪涝频率增加 | B.土地石漠化加剧 |
C.年降水量逐年增加 |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
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扩大商品粮基地建设 | B.推广基塘农业模式 |
C.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 | D.有计划地退耕还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