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中部地区种植的相同农作物是_____ _、______ ,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____ _,从经营方式看,不同之处:我国是______ 经营,美国是 经营。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相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 ____ 、 和 。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不利的自然因素有____ 、_____ 。
(4)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部玉米带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美国玉米带的单产高于我国玉米带,其原因是:
从自然条件看:
(至少答出三点)。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 。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资料:见图。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其产生的原因是。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分析比较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指出图1中甲阴影区与图2中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1)农业结构:甲区————————,乙区——————————。
(2)主要自然原因:甲区————————,乙区——————————。
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
(1)在A、B、C、D四处发展小麦、水果、花卉和乳牛生产,则:①A处宜发展______,因为这里地形______,耕地面积____;②B处宜发展_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③C处宜发展______生产,既靠近_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__,为市民提供新鲜产品;④D处宜发展______生产,因为______地形不便耕作。
(2)如果在D处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不仅可以扩大____________,也有利于____________。(3)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应根据____________的原理,推广______生产,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____因素,调节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
读图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____污染、_________污染、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等。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
(4)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学生李明在做课题《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时,发现家族成员先后迁移了几个地点:爷爷在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工作并定居;爸爸为了寻找好的工作,移居北京;叔叔求学移民美国。
分析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爷爷的迁移属于(双选)()
A.自发迁移 | B.政治因素迁移 | C.经济因素迁移 | D.有组织的国内人口迁移 |
(2)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什么?对迁出地和迁入地有什么影响?(各2分)
流向:
对迁出地的影响
对迁入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