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变法明确规定:“僇(lù)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绢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1)根据材料指出商鞅采取什么措施调动了民众务农的积极性?这次改革有何意义?
材料二 在农奴制改革前夕,有这样一个地主,人们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打谷机时,他回答说:“打谷机要花费许多钱,它需要修理,还需要喂养马匹(用马匹来带动机器);而农民一文钱也不要花费。” —— 扎伊翁契科夫斯基《俄国农奴制度的废除》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俄国这次改革的原因是什么?这次改革有何意义?
材料三 国内战争和反外国武装干涉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尽快恢复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使经济进一步恶化,引起广大工农群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苏维埃政权又一次处于新的危难困境之中。
(3)面对材料中所说的“危难困境”,苏俄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中国和苏联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对革命和建设的道路都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请填充下表空白处:
历程 |
探索的主要内容 |
革命 道路 |
苏联(俄):以 武装起义为开端,开辟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
中国:发动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
经济建 设道路 |
苏联:继列宁的探索之后,20世纪30年代后期形成了 ,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制约了国家的发展。 |
中国:通过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共十五大上,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5)通过上述材料和回答,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党中央认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一些,……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党的哪次会议纠正了“左”的错误。
材料二(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第一年秋,农业获得大丰收,产量比上年增产六倍多。这种……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
(2)材料二中提到的这种“做法”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做法得到中央肯定的原因。
材料三 1980年,我国在广东……和福建……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
——以上材料均根据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下整理
(3)福建的经济特区是哪座城市?据材料三,说明你对“窗口”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我国建国初期怎样的工业现状?政府为此制定了什么规划?
(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的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的图一判断《一定超过英国》一书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 分)图二和图三分别反映了当时错误思想的哪一标志?
(4)三则材料可以给我们得出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xx§k.Com]
习近平主席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
——《我的一九七八》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材料四: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尊严,鞋子合不合脚穿者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
(1)材料一中所唱到的让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富起来”的人物分别是谁?
(2)材料二中的“北京城开了一周的大会”指的是哪一次会议?请写出这次会议在政治路线上拨乱反正的内容?
(3)材料三中第一批崛起的“座座城”指的是哪里?
(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如何实现“中国梦”的认识。
【推翻旧制,建立共和】
今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爆发113周年,我校历史兴趣小组决定以“辛亥革命“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现邀请你一起参加:
探究一知识回顾
(1)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哪个省?其最主要的领导人是谁?
(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一指导思想是在哪一刊物上阐释的?
探究二历史评判
(3)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予以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奕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曾国藩强调:“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李鸿章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细巧,器械之显明……实非中国所能及”,认为“目前之患在內寇,长久之患在西人”。
——摘自岳麓版八年级历史课本
(1)19世纪60年代,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他们发起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他们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请各举一例。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这场运动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