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述各个问题:
(1)图中A→B→C自然带的分布,显示了________的分布规律,其产生受________条件影响较大。
(2)A、B、C对应的自然带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自然带中分布的绿洲,属于地带性或非地带性中的________现象。
根据A.B.C.D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A、C两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
(2)B正午太阳高度角____________;D昼长为______________。
(3)A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B所在的国家是____________。
(4)B在C的____________方向,D在B的______________方向。
(5)此日下列城市白昼最短的是()
A.长春 B.广州 C.上海 D.北京
(6)此日前后,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
A.阿尔卑斯山雪线降到最低 B.非洲热带热带草原的动物已向北迁移
C.罗马正处于多雨期D.我国塔里木河正处于丰水期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读“新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C附近曲线表示河流,请描述该河流的水文特征。该流域农产品(如葡萄和哈蜜瓜等)品质优良,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由此,请你谈谈新疆农业的发展方向。
d地石油资源储量丰富,该处地质构造类型最有可能是(背斜、向斜或断层)。我国正重点开发这里的石油资源,请你简要评价该地开发石油资源的条件。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指出图中北部地区的突出地形特点及形成原因。
请说出任一条经过乙区域的铁路交通线名称,并说明该铁路的重要意义。
图中乙地区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
指出该区域城市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根据图中信息,说明该区域在发展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A地区农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该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如果土地利用不当引起的主要后果是。
2002年3月20日至22日北京遭受近几十年来最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沙尘暴天气。北京地区的“沙尘”主要来自我国中西部和河北西北部。分析我国北方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
据测算,黄河在B处径流量比C处减少30%左右,原因是什么?
黄河上游CB河段水量减少给下游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谈谈合理利用黄河水的措施。
读某区域图,虚线为等高线,AB为晨昏线,此时甲地刚好看到日落。甲地常年受西风带影响,流经甲地的河流注入某大洋,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河流位于(南、北)半球。其流向大致是。如果该河流位于西半球,则其注入的大洋可能是洋。
如果甲地时间为当地17时,则北京地区的昼长约为小时(取整数)。
甲地区的气候类型是,其气候特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