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 A.岩石圈、地幔、地壳 |
| 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 |
| C.岩石圈、地幔、地核 |
| D.地球内部圈层、岩石圈、地壳 |
有一清远商人,早期是从下图中乙地贩运蔬菜去甲地销售,第二阶段他自己到乙地承包土地种菜,然后再销往甲地。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第一、二阶段相比,第二阶段清远商人收益增多,主要原因是
| A.技术优势 | B.运输优势面 |
| C.成本优势 | D.劳动力优势 |
如果该商人主要经营反季节蔬菜,则甲乙可能是
| A.河北、北京 | B.上海、南京 |
| C.云南、广东 | D.北京、海南 |
最新资料统计,我国自然村十年前约360万个,现今仅剩下270万个,每天约80到100个自然村在消失。这种现象表明我国农村
| A.城镇化快速发展 | B.出生率急速下降 |
| C.生态环境的恶化 | D.人口大量外迁务工 |
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提供契机的因素是
| 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
| B.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
| C.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
| D.良好的区位条件 |
右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城市人口比重 |
| B.②——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
| C.③——工业产值比重 |
| D.④——农业产值比重 |
下图为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各土地类型中面积增加的有:
①未利用土地 ②建设用地 ③水域④草地 ⑤林地⑥耕地
| A.①③④ | B.②④⑥ |
| C.①③⑥ | D.②⑤⑥ |
右图中反映出,造成西辽河流域草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建设 | B.过度放牧 |
| C.过度垦殖 | D.退草还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