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人员在横断山脉某峡谷地区进行了山地水土流失研究,得出下表数据。据此回答18~19题。
| 年份 |
降雨量(mm) |
地表覆盖 |
|||
| 非林地 |
人工林地 |
||||
| 径流量(m3/s) |
土壤侵蚀量(t/km2a) |
径流量(m3/s) |
土壤侵蚀量(t/km2a) |
||
| 1992 |
475.4 |
4.5 |
160.5 |
1.0 |
0.2 |
| 1990 |
611.4 |
9.9 |
264.6 |
1.9 |
6.6 |
| 1993 |
815.9 |
10.1 |
272.6 |
2.4 |
0.5 |
| 1991 |
884.8 |
11.1 |
299.2 |
2.8 |
4.9 |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 )
| A.降雨量相同时,人工林地的径流量大于非林地 |
| B.降雨量相同时,人工林地的土壤侵蚀量大于非林地 |
| C.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反比例的关系 |
| D.径流量与降雨量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
图表资料反映了森林具有的功能是( )
|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
| B.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
|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 D.保护海岸,抵御台风 |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被称为 ( )
| A.环境人口容量 | B.最大人口容量 | C.环境承载力 | D.人口合理容量 |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5~7题
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 )
| A.1 | B.2 | C.3 | D.4 |
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
| A.埃及 | B.中国 | C.新加坡 | D.德国 |
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 )
| A.甲 | B.乙 | C.丙 | D.甲和乙 |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 )
| A.人口数量增多 | B.生态环境改善 |
| C.社会经济发展 | D.用地规模扩大 |
目前我国存在大规模人口流动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
①城乡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②国家统一安排迁移③国家政策允许
④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⑤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就业机会的地区差异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③④⑤ |
下表为联合国预测的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 A.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 B.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
|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 D.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
移民外迁的最主要目的是寻求( )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 B.更高的经济收入 |
| C.更多的休闲时间 | D.更优的自然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