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及实验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含15N尿苷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吸收峰值出现在间期 |
| B.研究遗传病发病率需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其遗传方式需分析患者家系系谱图 |
| C.“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属于孟德尔的假说 |
| D.DNA被15N标记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14N培养液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两个含15N的精细胞 |
下图(1)为某夫妇含有AaBb两对等位基因的一个体细胞示意图,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3)为该妇女在一次生殖过程中生出男孩甲和女孩乙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基因A与a、B与b分离;A与B(或b)、a与b(或B)随机组合发生在图(2)中D时期
B.基因A与A、a与a、B与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图(2)中G时期
C.图(2)所示细胞分裂方式与图(3)中过程Y的细胞分裂方式相同
D.该夫妇在此次生殖过程中,至少形成了2个受精卵
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暗红眼♀×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朱红眼♀×纯种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
| B.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 |
|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AXa |
| D.若正、反交的F1代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l:1:l:l |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A.2∶2∶1∶1 | B.1∶1∶1∶1 |
| C.9∶3∶3∶1 | D.3∶1∶3∶1 |
牡丹的花色种类多种多样,其中白色的是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量的多少决定着花瓣颜色的深浅,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一深红色牡丹同一白色牡丹杂交,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
| A.3种; | B.4种; | C.5种; | D.6种; |
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 A.4种,9:3:3:1 | B.2种,13:3 |
| C.3种,12:3:1 | D.3种,1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