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转基因小鼠培育过程示意图,①~⑦表示相关过程。请回答:
(1)过程①注射的A物质是 ,目的是使供体母鼠 。
(2)过程③把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需要在 的催化下完成,过程④常用的方法是 。
(3)蛋白质水平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为获得较多基因组成相同的转基因小鼠,常采用 的方法。
如图为植物新陈代谢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物质Ⅰ是__,在_____________(填场所)产生,用于,当它减少时,短时间内C3含量。与乳酸菌的发酵相比,图中呼吸过程中特有的步骤是______(填数字)。③过程的发生场所是。
(2)在乙图中,若温度从25℃上升到30℃,则a图中A点应向移;若适当升高环境中CO2浓度,则B点应向移。由b图可知,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为。c图的a、b曲线分别代表的色素名称为_______。
(3)如图表示“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装置,将滤液滴在a处的滤纸上,通过棉线将培养皿中的层析液引到a点,最后应得到个同心圆,最小的一个圆呈现的颜色是。
如图A、B分别表示高等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请据图回答:
(1)与原核生物相比,A、B细胞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B两细胞中都存在,其生理过程都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______(只填标号);A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________,研究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只填标号)为细胞壁增加了新的成分。
(3)细胞膜在执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时具有__________性,体现该特性的主要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4)若B细胞为胰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中,3H在细胞内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标号表示)。
(5)在A细胞中,4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的终产物_______能进入3进行反应。
(6分)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
(2)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个氨基和____个羧基。肉毒类毒素可用试剂鉴定,反应颜色为_______。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检测计数。请回答:
装置编号 |
A |
B |
C |
D |
|
装置容器 内的溶液 |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
10 |
10 |
5 |
5 |
无菌水/mL |
- |
- |
5 |
5 |
|
活化酵母菌液/mL |
0.1 |
0.1 |
0.1 |
0.1 |
|
温度(0C) |
25 |
10 |
25 |
10 |
(1)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所探究的课题是。
(2)分析此实验中无关变量有 。(至少列举2个)
(3)实验中对酵母菌计数可采用法,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需振荡试管,目的是。
(4)在用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大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 个。
(5)实验结束后,血球计数板的清洗方法是。
如图是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回答(1)~(5)题。
(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
(3)该种群的增长速率由缓慢到增大是在迁入年后开始的。
(4)此动物种群增长的曲线呈 型。
(5)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的点是 ,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动物资源的更新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