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来,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
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今天党和国家对发展观和公平观的
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说明( )
①真理都是具体的
②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④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2014年,某市政府决定将在农民工最为集中的建筑行业强制实行工伤保险,争取让70%以上的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下列与材料体现的政府职能相同的是()
①某省气象局利用自身的网络技术建立“农网”,为农民免费提供信息咨询
②修订《选举法》,变城乡居民的“同票不同权”为“同票同权”
③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困难学生给予生活补助
④政府加大对圈地不建、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2014年,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到《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开门立法”向社会征求意见,已成为受到公众广泛认可的“规定动作”,数千万征集意见的汇总,为法律的出台提供了建议。这说明()
①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②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③政府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的意识不断增强
④我国公民在积极地参与基层民主事务的管理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在中国,有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向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模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政府管市场,比完全自由市场更有效率;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成功恰恰是从僵化的计划体制向更具活力、创新、灵活的市场机制转换的结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前者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②后者忽视了政府“有形之手”可以避免市场调节的弊端
③要由“看不见的手”引导、调节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④进行改革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2014年7月4日,农业部在北京举办培训班,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据介绍,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民培训补助资金11亿元,计划培训一批新型职业农民。这说明了财政()
A.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证 |
B.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因素 |
C.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
D.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 817元,扣除价格等因素,实际增长9. 2%。农民增收呈现出“多轮驱动”的良好格局,这得益于()
①农村外出劳动力规模扩大和工资水平提高——工资性收入增长
②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加、价格提高——财产性收入增长
③农村土地流转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
④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更加有力——政策转移性收入增长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