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统计,2011年受“梅花”影响,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部分地区遭受大风和强降雨袭击,局部地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洪水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做好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采取相应防洪措施,可大大减轻洪水所造成的损失。据此完成4~5题。
防御洪水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① 转移洪水多发区的人口                  
② 围湖造田,抵制洪水
③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④ 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列属于防洪工作的工程措施是

A.修建分洪区
B.洪泛区土地管理
C.实行防洪保险
D.建立洪水预警报警系统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信息显示(  )
①距离市中心越近,零售业分布的高度越高
②距离市中心越近,商品的档次越高
③距离市中心越远,商品的价格越高
④中心商务区有明显的水平分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图中“角落部位”租金较低,原因可能是(  )
①位置偏僻②距市中心较远③通达度较差④通达度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民用地比例时空分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我国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则大于500人,关于两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两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
B.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较发达
C.两地环境的人口容量都已达到极限
D.两地人口数都远远低于环境人口容量,都存在资源开发不足现象

下图为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规模示意图,①为城市间人口迁移,②为城乡间人口迁移,③为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人口迁移类型与其主要成因的正确组合是()

A.①—耕地面积的变化 
B.②—经济全球化
C.②—城乡经济差异   
D.③—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目前发达国家人口迁移规模特征处于()

A.甲时期 B.乙时期 C.丙时期 D.丁时期

18-20岁是高考适龄人口,从2000年至2008年,全国高考适龄人口持续增加,2009年是中国高考的转折年。下图为2000年和2009年10岁至20岁广东省和山东省的人口金字塔图。据图回答下题。

下列有关广东和山东两省高考适龄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A.广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小于山东省2000年的高考适龄人口总数
B.2000年和2009年相比,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下降最多的是19岁的高考适龄人口
C.广东省2013年高考适龄人口总数将出现大幅度下降
D.2009年以后几年山东省高考适龄人口数递减速度快于广东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