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图3、表1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8~9题。下列有关表1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
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
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
自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种植西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次年五月中旬返回温州。据此完成(1)—(2)题。
(1)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是因为海南岛
A.西瓜品种优B.种植成本低
C.种植利润高D.市场需求大
(2)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主要原因是此时间
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
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 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
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图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回答下题。
甲、乙、丙分别位于
A.巴西、印度、南非 | B.南非、巴西、印度 |
C.印度、巴西、南非 | D.巴西、南非、印度 |
读图1,回答(1)~(3)题。
(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开心果耐旱怕涝。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这种现象表明
A.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 |
B.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的有效手段 |
C.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 |
D.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 |
读某地景观图,回答(1)~(3)题。
(1)根据图中景观判断,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
①黄土高原 ②云贵高原
③江南丘陵 ④华北平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关于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正确的是( )。
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②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③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延长生产链
④应用大型农业机械,发展立体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 ( )。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严重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