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表1显示两地同年出现的地震的有关资料,读表完成18-19题。

地点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震中距(千米)
地震发生时间
(当地时间)
震级
死亡人数
(人)
X地
(美国西部)
200
5. 8
10:25
7. 4
8
Y地
(印度中部)
500
2. 5
04:00
7. 1
1820

 从资料看出,下列判断不 正确的是
A. 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      
B. X地地震的能量大于Y地
C. 两地都不位于震中               
D. 两地的地震均属于破坏性地震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地农民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眼睛盯着城里人的餐桌找市场,变“咱种啥他吃啥”为“他吃啥咱种啥”,既丰富了城里人的菜篮子,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该地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依据是

A.国家政策和措施 B.城市发展和工业建设
C.市场需求 D.气候、地形、土壤的特殊性

当地农民为了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防治虫害

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③⑤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不同的区域。下图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A.甲区 B.乙区
C.丙区 D.丁区

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功能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人口密度小,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乙区土地价格高,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丙区以住宅用地为主,人口密度大
D.丁区基础设施完善,土地价格低

下图表示某城市迁入人口的构成,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②投夫(妻)者
③购房者④特殊人才⑤投父母者
⑥投子女者⑦郊县农民

A.①③⑦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⑦

人口大量迁入对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A.推进城市化进程 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C.解决城市交通困境 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

我国国内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A.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B.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数(65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下表为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人口老龄化指老年人口比重在7%以上。据此完成下列以下问题。

关于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国老龄化程度高于乙国 B.甲国老年人口数量较小
C.乙国人口老龄化早于甲国 D.乙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

2000~2010年甲国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可能是因为甲国

A.少年人口增长速度慢于老年人口
B.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
C.大量劳动力的国际劳务输出
D.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

目前中国人口约13亿,劳动力众多,中国劳动力总量大约是欧盟、美国、日本劳动力总和的二倍,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过去几年外商开始抱怨我国沿海地区工资上涨过快,劳动力短缺。完成以下问题。
我国农业人口众多,2012年全国农业户口人口所占比重达64.71%。如果要使农业部门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到工业部门,则中国的农业将会朝向下列何种方式发展

A.机械化 B.立体农业
C.休闲农业 D.节水农业

中国20至29岁的劳动力已由1990年的2.33亿减到2005年的1.65亿。这主要因为

A.人口老龄化 B.人口外迁
C.出生率下降 D.死亡率提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