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两个区域图,回答17~18题。

根据地理坐标,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444千米 B.1200千米 C.5500千米 D.1550千米

受气侯影响,乙区域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春旱和沙尘暴 B.台风和寒潮 C.霜冻和滑坡 D.洪涝和伏旱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将投资212亿元人民币建设上海经武汉、荆州、宜昌、恩施至重庆的沿江铁路。建成后,上海至武汉,武汉至重庆可以实现夕发朝至。读图6结合材料回答17—18题。
对该铁路走向选择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有

A.自然条件和科技水平 B.自然条件和资源的分布
C.政府的决策和人们的愿望 D.城市的分布和资源的分布

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沪渝间的普通大宗货物运输方式还可以选择

A.空运 B.水运 C.空运 D.任意

图5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读图完成15—16题。

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的变化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

图中反映出的这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原因是

A.原料地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逐渐增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图4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图3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3完成12~13题。

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选择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

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交通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农业地域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农业生产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回答10~11题。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自然优势条件有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
C.人多地少,精耕细作 D.便利的交通运输

有关季风水田农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以家庭为单位,经营规模小 B.投入劳动力多,单位面积产量低
C.普遍应用新的科学技术 D.各国机械化水平都很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