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两个区域图,回答17~18题。根据地理坐标,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444千米 | B.1200千米 | C.5500千米 | D.1550千米 |
受气侯影响,乙区域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春旱和沙尘暴 | B.台风和寒潮 | C.霜冻和滑坡 | D.洪涝和伏旱 |
近年来,我国“温室无土栽培生产”得到推广的重要因素是( )
A.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周期性特点 |
B.热量和水分的需要 |
C.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
D.市场经济和农业技术发展 |
在我国农村,一家一户的农民,既种植粮食,又饲养家畜。所产的产品在满足自家需要以后,还要到市场上销售,这种农业多属于( )
A.密集农业 | B.商品农业 | C.自给农业 | D.混合农业 |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
A.自给农业 | B.混合农业 | C.密集农业 | D.畜牧业 |
我国太湖平原的花卉、水果、蔬菜生产,在农业类型的分类上属于( )
A.粗放农业 | B.密集农业 | C.自给农业 | D.商品农业 |
梵净山的珍稀植物珙桐,二十多年前周总理在瑞士一家宾馆的庭院里发现了它,才知是从中国引种并培育成观赏花木,而我国至今还没有推广开来。如果某苗木场把珙桐成功地推广开来,那么该场的生产类型应为( )
A.粗放型 | B.自给型 | C.密集型 | D.商品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