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下表是世博会期间国内游客构成比重。读表回答问题。
| 省级行政区 |
港澳台 |
甲省 |
浙江 |
安徽 |
广东 |
四川 |
湖北 |
北京 |
河南 |
山东 |
江西 |
其它 |
| 游客比例(%) |
21.4 |
20.1 |
15.7 |
9.4 |
4.5 |
4.1 |
4.1 |
4.0 |
3.3 |
3.2 |
2.4 |
7.8 |
上表中甲省是
| A.山西 | B.辽宁 | C.湖南 | D.江苏 |
世博会的客流量九月上旬明显低于七、八月份,是因为九月份
| A.上海秋高气爽,天气晴好 |
| B.学生客流量大幅度下降 |
| C.上海受台风影响,损失严重 |
| D.国家控制游客数量 |
读图,回答问题,
Rl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 A.交通通达度低 | B.环境质量差 |
| C.地租较低 | D.服务设施差 |
R3区域主要是()
| A.工业区 | B.商业区 |
| C.住宅区 | D.绿化区 |
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最有可能是()
| A.扇形模式 | B.同心圆模式 | C.楔形模式 | D.多核心模式 |
读下面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问题。
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 A.从欧洲迁往非洲 | B.从北美迁往拉美 |
| C.从亚洲迁往拉美 | D.从非洲迁往西亚 |
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 A.从湖北流向四川 | B.从湖南流向广东 |
| C.从山东流向河北 | D.从新疆流向内地 |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
| A.甲地优美的环境 | B.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
| C.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 D.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 |
如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
| A.乙城市圈70年代 | B.乙城市80年代 |
| C.甲城市圈90年代 | D.丙城市圈90年代 |
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
|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
|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
|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
如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阶段Ⅰ中,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 )
| A.初期阶段 | B.郊区城市化阶段 | C.逆城市化阶段 | D.再城市化阶段 |
阶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 )
①交通通达性差 ②地价昂贵 ③污染严重 ④远离商业中心
| A.①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西欧是世界上重要的乳畜业分布地区,有关其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欧乳畜业的分布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
| B.西欧乳畜业主要是牧羊 |
| C.西欧乳畜业分布区,气候温凉,多雨多雾,只能种多汁牧草,不能种植其他作物 |
| D.西欧乳畜业机械化水平高,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