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人口的发展受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又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据题意回答1-2题:  
下列各大洲中,人口增长明显高于其它大洲的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拉丁美洲

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 B.科技水平 C.消费水平 D.生产能力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表,完成问题。

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A.水库坑塘海涂水田河渠 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
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 海涂 D.河渠水库坑塘 海涂水田

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减少

读 “全球荒漠分布示意” 图,回答问题。

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由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约为3 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有
①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乱垦滥伐,砍伐森林④全球C0:排放量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的沿海企业不断向内地迁移。回答问题。
沿海地区向内地转移的产业多是

A.劳动和资源密集型 B.劳动和技术密集型
C.资源和资金密集型 D.技术和资金密集型

这种产业转移给内地省区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A.增加了就业困难 B.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C.减少了财政收入 D.加重了当地的环境污染

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发展的低级阶段,工业对环境的破坏很大
B.重化工业阶段,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C.高科技产业阶段,产业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趋于增大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环境的改善

该图为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1998年能源探明储量、生产量和消费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

当时的情况是

A.东部的消费量占全国3/4 B.中部和西部的生产量相当
C.西部探明储量超过全国1/2 D.西部的生产量和消费量相当

为缓解能源问题,保障能源供应,近年来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A.东部加大开发,实现能源自给 B.中部和西部的生产量相当
C.西部提高生产量,加大输出量 D.西部的生产量和消费量相当

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②资源分布的差异③距海远近的差异④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