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新一轮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
市德班召开。右图为甲地高大的“瓶子”树,其粗大的树干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
持生命活动。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会议召开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德班的昼长时间长于约翰内斯堡 |
B.德班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约翰内斯堡 |
C.德班的太阳辐射量大于约翰内斯堡 |
D.德班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约翰内斯堡 |
生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瓶子”树能体现出甲的地理环境( )
A.全年干旱少雨 | B.夏季干燥,冬季多雨 |
C.干湿季节明显 | D.全年高温多雨 |
关于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全球变暖是因为太阳辐射量近年来持续上升所致 |
B.全球变暖是因为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下降所致 |
C.全球变暖是因为人类大量植树造林所致 |
D.全球变暖是因为大气保温效应过度增强所致 |
12月11日德班当地时间下午5:00,气候变化大会闭幕,此时的北京时间为( )
A.12月11日11:00 | B.12月11日23:00 |
C.12月11日7:00 | D.12月12日3:00 |
读我国某地区年雾日天数等值线图(图中②③④均为省级中心城市)。回答下题
“晚见江山雾,宵闻夜雨来”是图中哪两个城市的写照 ( )
A.城市①② | B.城市①④ | C.城市③④ | D.城市②③ |
下图为“我国乌鲁木齐至广州一线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亿焦耳/平方米·年)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图中a、b、c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b地比c地太阳辐射更强 | B.b地比a地降水变率更小 |
C.a地比c地气温年较差更大 | D.a、b、c三地中,c地降水量最小 |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小的原因是该地处于洞庭湖平原,云雨天气多 |
B.乙地处于柴达木盆地,地势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
C.甲地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
D.乙地处于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
如图表示世界某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移动的基本规律(实线代表开始月份,虚线代表结束时间),图中两条经线间隔为5°。据此回答下列各题。该天气现象可能是( )
A.反气旋 | B.伏旱 | C.台风 | D.梅雨 |
图中城市分别是( )
A.P为杭州 | B.P为上海 | C.Q为武汉 | D.O为重庆 |
读世界季风的地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与图中甲处季风现象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地理因素是()
A.海陆位置 | B.洋流 | C.地形 | D.东南信风 |
影响图中乙处的主要自然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地形 | C.洋流 | D.海陆位置 |
当图中丙地盛行东北风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阴雨天气增多 |
B.地中海沿岸高温少雨 |
C.天安门广场在6点之前举行升旗仪式 |
D.南极大陆的企鹅正在漫长的极夜中煎熬 |
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的休伦湖与伊利湖及渥太华河所围的南安大略地域,地势自西向东由尼亚加拉断层和圣劳伦斯河与渥太华河形成了丘陵地、砾土平原、沙质与粘土质土壤平原,是加拿大七大农业区之一,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图示安大略地区发展种植业,最大障碍可能是
A.人均耕地面积小 | B.灌溉水源不足 | C.地表起伏过大 | D.热量条件不足 |
1956-2006年安大略地区农业的变化,突出了何种因素的影响
A.交通 | B.市场 | C.气候变化 | D.地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