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国二战后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该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大致出现在
A.1950年 | B.1975年 | C.2010年 | D.1955年 |
根据图中所示的人口变化趋势判断,今后该国人口状况及其变化特点是
A.农村剩余劳动力会越来越多 | B.人口年轻化趋势呈加速的势头 |
C.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 | D.向外输出的劳务人员数量会越来越多 |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小题。甲、乙、丙、丁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乙、丁、丙、甲 | B.甲、乙、丙、丁 |
C.甲、丙、丁、乙 | D.乙、丙、丁、甲 |
甲、乙、丙、丁四地中,肯定位于西半球的是( )
A.丁和乙 | B.甲和乙 | C.丙和丁 | D.甲和丙 |
读2011年12月8日某时局部等压线分布图(沿L线为冷锋),完成下列小题。关于此时气压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郑州的气压高于北京 |
B.武汉的气压低于上海 |
C.华北平原气压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
D.渤海海域气压普遍低于长江下游地区 |
关于L处冷锋成因的叙述,最可能的是()
A.L线北侧冷气团移动较快 |
B.L线南侧暖气团移动较快 |
C.L线西侧大陆气团移动较慢 |
D.L线东侧海洋气团移动较快 |
关于图中各地天气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郑州即将出现阴雨 | B.南昌即将转晴 |
C.上海正出现雨雪 | D.武汉即将出现降温 |
读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图中各岩层的形成,按由先到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②---①---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岩层年代不同
②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
③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历了下降运动
④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伴随着图中褶皱的产生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小题。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小题。设A、B两地和B、C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 )
A.L1和L2相等 B.L1约为L2的一半
C.L2约为L1的1.5倍D.L1约为L2的2倍若飞机从图中B点飞往D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其方向是( )
A.一直向东 | B.一直向西 |
C.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