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
强沙尘暴次数 |
5 |
8 |
13 |
14 |
23 |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
1560 |
2100 |
2460 |
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
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
该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问题。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 B.过度放牧 | C.过度樵采 | D.过度养殖 |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问题: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 |
B.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
C.甲地区位指数大于40,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 |
D.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 |
乙地区的区位指数小于10,其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恶劣②水资源丰富
③劳动力丰富④环境脆弱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热带雨林是现存比较完好的原始森林之一,但是正不断遭受人为的破坏,回答问题热带雨林中保存生物化学物质的最主要载体是( )
A.土壤 | B.枯枝落叶 | C.水体 | D.植物 |
导致亚马孙地区雨林破坏的人类活动包括( )
①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商业性伐木
④采矿、水利、修路、城镇建设 ⑤战争、灾荒、森林大火 ⑥旅游、游乐设施建设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③④⑤⑥ | D.①②⑤⑥ |
读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回答问题。图中反映出 ( )
A.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
B.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
C.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
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 B.小流域综合治理 |
C.设置沙障固沙 | D.恢复天然植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