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1日,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卫星碰撞事件,碰撞点比相对地球静止的国际空间站高434km.则
A.在碰撞点高度运行的卫星的周期比国际空间站的周期大 |
B.在碰撞点高度运行的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国际空间站的向心加速度小 |
C.在与空间站相同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一旦加速,将有可能与空间站相撞 |
D.若发射一颗在碰撞点高度处运行的卫星,发射速度至少为11.2km/s |
关于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换算正确的是()
①10℃等于283K
②升高10℃就是升高283K
③﹣10℃等于263K
④降低到﹣10℃就是降低到263K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熵是物体内分子运动无序程度的量度 |
B.对孤立系统而言,一个自发的过程中熵总是向减少的方向进行 |
C.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是:熵总是增加的 |
D.熵值越大,表明系统内分子运动越无序 |
E.能量耗散说明能量在不断减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熵是物体内分子运动无序程度的量度 |
B.若容器中用活塞封闭着刚好饱和的一些水汽,当保持温度不变向下缓慢压活塞时,水汽的质量减少,压强不变 |
C.多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
D.农民在干旱天气里锄松土壤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 |
E.用油膜法测出油分子的直径后,要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只需再知道油的密度即可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种物质不可能呈现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 |
B.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熵增大的方向进行 |
C.温度降低,水的饱和汽压增大 |
D.浸润与不浸润均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扩散运动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有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
B.物体的内能在宏观上只与其温度和体积有关 |
C.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等容过程,如果吸热则其内能一定增加 |
D.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 |
E.物质的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在转变过程中会发生能量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