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两个中国之命运》报告中号召全党:“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为着团结全国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做,只要我们有正确的政策,只要我们一致努力,我们的任务是必能完成的。”其相关背景是
A.全面抗战开始 |
B.抗战即将取得胜利 |
C.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 |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
C.人定胜天,天顺人意 | D.勤劳致富 |
1912年,孙中山曾咨文参议院,以宋教仁所拟的《中华民国临时组织法草案》作为立法依据,被参议院拒绝。理由是立法如“受命于政府,有损立法独立之尊严”。参议院的做法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理论
A.康德 | B.伏尔泰 |
C.孟德斯鸠 | D.卢梭 |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 D.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 |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 |
C.朱熹的“道学” |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促进了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因为它们都
A.抨击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 |
B.体现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诉求 |
C.倡导理性至上和科学思维 |
D.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