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8月29日清晨6时10分,飓风“卡特里娜”裹胁狂风暴雨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登陆,登陆时风速达到了每小时145英里(约233千米),淹没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数个居民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此回答5-9题。该飓风登陆美国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关于飓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会诱发地震和海啸 |
B.“卡特里娜”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气流 |
C.形成在太平洋附近洋面上 |
D.中心最大风力在6级以上 |
该飓风登陆后,造成美国众多生命和几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其直接原因是
①强风 ②风暴潮 ③特大暴雨 ④严重干旱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8月28日,受飓风影响新奥尔良市的风向是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目前,对飓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
A.利用气象卫星 | B.建立洪水预报系统 |
C.利用探测气球 | D.气象台人工监测 |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A.4 444千米 | B.3 333千米 | C.2222千米 | D.1 823千米 |
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A.一直向东 | B.先东北再东南 | C.一直向西 | D.先东南再东北 |
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60°N,80°E) | B.(60°S,100°E) | C.(30°S,100°E) | D.(60°S,80°W) |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mm)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mm)之比(用百分率来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转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题。表中所列地区降水量被蒸发或下渗较多的是
A.南岭地区、华北地区、云贵高原 | B.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藏北高原 |
C.南岭地区、浙江丘陵、云贵高原 | D.成都平原、浙江丘陵、三江源 |
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该现象可能会导致()
A.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 | B.地下水资源丰富 |
C.河流年径流量减少 | D.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①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A和B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②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ml的水。据此完成下题。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
A.透过草坪的多 | B.透过小石块的多 | C.两者一样多 | D.没法比较 |
这实验模拟的是
A.水土流失 | B.植被的生态作用 | C.温室效应 | D.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
2015年7、8月间,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和该实验有关的是
A.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热岛效应 |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
C.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 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四幅图中,表示热带雨林的气温和降水量特点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上图是某四地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其中位于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全年盛行西风,深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为某海拔1200M的山坡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该山坡气温垂直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A.甲乙段1月气温递减率远远大于7月 |
B.该山坡为阳坡 |
C.7月的气温递减率海拔低处比高处大 |
D.1月份在350米以下呈现逆温现象 |
下列四地中,年温差最小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