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甲、乙两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

关于甲、乙两地地质构造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背斜,挤压形成;乙为向斜,张裂形成
B.甲为背斜,张裂形成;乙为向斜,挤压形成
C.甲、乙均为褶皱的基本形态,均是挤压形成
D.甲为向斜,乙为背斜,均是挤压形成

如果只考虑内力作用的影响,甲、乙两地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是

A.均形成山岭或山脉
B.均形成谷地或盆地
C.甲形成谷地,乙形成山岭
D.甲形成山岭,乙形成谷地或盆地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研究发现,我国可供水稻生长的安全生长期延长了6-10天,而水稻实际生长期却在缩短,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全球变暖,积温上升 B.科技进步,品种改良
C.市场需求扩大 D.运输条件改善

读下图内蒙古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毫米),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沙地年降水量数值可能是

A.420毫米 B.370毫米 C.320毫米 D.270毫米

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基本格局的首要因素是

A.地势起伏 B.距海远近 C.植被状况 D.人类活动

若已知某地某日的日出时间(地方时),则一定可推断出

A.该地的经度位置 B.该地的纬度位置
C.该地此日的昼长 D.该地此时的季节

读“20世纪死亡千人以上的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这种灾害是

A.台风 B.滑坡 C.洪涝 D.地震

造成图示状况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人口密度 C.地貌形态 D.季风气候

读“世界某农作物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农作物是

A.水稻 B.玉米 C.小麦 D.棉花

该作物在西半球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