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甲表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乙表示两个大陆的纬度分布组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甲表示    (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2)在图乙A、B、C、D四地气候中,由图甲中⑥常年控制而形成的是    地,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H地与A、B、C、D四地中          的气候类型相同,成因是受图甲中                  (填序号)交替控制。
(4)当地球运行到近日点时,判断图乙中E、F两地所示的气流运动方向的正误:
E    ,F    。(每空1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地球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完成以下问题。

⑴ 在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⑵ 该图为北半球(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⑶A点的时刻是____,该点所在的时区是____区。
⑷该日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白昼时间较长的是
(5)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慢)。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新的一天占地球的几分之几?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3分)
(2)图中①、②两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分别称为,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①、②两处分别称为
(3)图中虚线M表示,实线N表示
(4)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5)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原因是
(6)图中A、B两处相比,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
(2)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⑤为草原带,⑥为荒漠带,这种更替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差异是以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__________(A:②→③→④;B:③→⑤→
⑥,填A或B)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岩浆和岩石的名称是:
甲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各箭头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含义是:
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气压带分别为:
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B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D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2)E、F风带分别为:
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F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带(北半球)。
(3)图中A、B、C、D四地降水较多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