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24)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有2%~5%的亚硝酸钠(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利用 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NaNO2 + NH4Cl =" NaCl" + NH4NO2
第二步NH4NO2 = N2↑+ 2H2O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第一步反应生成的NH4NO2一定无毒 |
B.第二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C.第二步反应中氮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为零 |
D.总反应为NaNO2+ NH4Cl=" NaCl" + NH4NO2 + N2↑+ 2H2O |
列有关金、银、铜三种金属的性质归纳中,正确的是( )
A.常温下三种金属颜色不同 |
B.都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
C.只用一种试剂不能区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
D.金的金属活动性最强 |
将等质量的锌分别放入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
A.稀硫酸 | B.硫酸亚铁溶液 |
C.硝酸银溶液 | D.氯化镁溶液 |
为比较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由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A>C>B B.A>B>C C.C>A>B D.B>C>A
下列关于废旧手机中的金属材料回收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
B.可以节约冶炼相关金属所消耗的能源 |
C.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D.回收废旧手机中的金属材料没有任何价值 |
下列关于铁的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
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
C.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
D.炼铁高炉内一氧化碳夺取氧化铁中的氧而生成了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