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22)今年2月,河北某化工厂因硝酸胍(化学式为CH6N4O3)引发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硝酸胍通常是白色针状晶体,能溶于水和乙醇,摩擦或受热均能得到氮的氧化物而引发爆炸。下列有关硝酸胍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胍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 |
B.硝酸胍爆炸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
C.硝酸胍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撞击或暴晒 |
D.硝酸胍受热得到氮的氧化物,说明它易挥发 |
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各项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①抑制水中所用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⑤采取措施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生成酸雨。
A.①②④ | B.②④⑤ | C.③④⑤ | D.②③④ |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0 |
5 |
12 |
10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5 |
6 |
34 |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丁一定不是单质
B.反应后容器中甲的质量是2g
C.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4
D.在该反应中,乙可能是催化剂
如下图:2008年7月4日,我校边团结校长作为西安段118号火炬手传递了奥运圣火。火炬中的可燃物是丁烷(化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即使在白天,二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
B.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
C.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24:5 |
D.丁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
用“”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上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
B.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
D.参加反应的“![]() ![]() |
已知氮元素形成的一种氧化物中, 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N2O | B.NO2 | C.NO | D.N2O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