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似水流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巴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这是“2010年感动中国”栏目送给王万青的颁奖词. 1968年,王万青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志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工作,43年来,王万青多次放弃了回上海的机会,始终如一地坚守当初立下的誓言,坚守医生的职业道德,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为藏族群众解除疾病的感人故事,书写了一段藏汉水乳交融的民族团结佳话,成为民族团结的典范,他先后被授予全省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称号和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
(1)王万青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告诉我们,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是什么?
(2)王万青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请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有哪些?
(3)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我们应该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文化瑰宝】
材料一 2012年秋季,国家将正式启用教育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在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
材料二 校园文化能够提升学校的品味,彰显学校的魅力。为此,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的学校认识到诵读经典的好处,将诵读国学经典纳入了学校的校本课程。走进校园,经常能听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诵读声。
(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这些活动对学校和学生有什么好处?(6分)
【放眼世界传承发展 】
材料三 目前,央视正在筹备首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其活动宗旨是:表彰为传播中华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和国内各界知名人士;宣传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项目与团体机构;增强华侨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全球华人积极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做出贡献;扩大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广度和速度,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经活动评委会及专家学者评议,已产生20位候选人(团体)名单。如陈氏第十九世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20年间在全球传播太极文化,海外弟子达30万余人;被美国媒体评为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华人篮球运动员姚明;在全球音乐界声名鹊起的钢琴家郎朗;首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等。
(2)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样传承民族文化?
【领土圣神不可犯】
材料一:中国古代先民在经营海洋和从事海上渔业的实践中,最早发现钓鱼岛并予以命名。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的史籍,是成书于1403年(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中国对钓鱼岛实行了长期管辖。早在明朝初期,中国就将钓鱼岛列入防区。清朝不仅沿袭了明朝的做法,继续将钓鱼岛等岛屿列入中国海防范围内,而且明确将其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
材料二: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与钓鱼岛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了“购岛”合同。
材料三: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我们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中日钓鱼岛争议。现在重要的是日方要正视现实,尽快回到双方迄今达成的谅解和共识上来,以实际行动消除恶劣影响。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结合时代主题,谈谈日本政府所谓的“购岛”行为可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3)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你认为要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关系,中日双方应该怎么做?
材料一:2012年5月7日,宿迁市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部署和推进“五城同创”工作,市委书记缪瑞林强调,各地各部门要鼓同创之志,聚同创之力,成同创之势,求同创之胜,坚决打赢、打好“五城同创”的攻坚战。(“五城”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的某十字路口:“只要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种网友们调侃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被称为“中国式过马路”。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必须坚持哪些国策和发展战略?(至少两点,4分)
(2)材料二中的不文明现象我市也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五城同创”工作,请结合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谈谈如何减少甚至杜绝此类现象? (至少两点,4分)
(3)“五城同创,人人有责”。请你针对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拟一份倡议书,呼吁我市每位中学生为此贡献一份力量。 (3分)
共建班级集体
材料:进入初中,一切是那么的新鲜,一切又是那么的好奇,新环境、新同学、新集体、新体验,给了我们新的憧憬。为了加强同学们的互相了解,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共创优秀班集体,七年级(1)班准备开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班会拟订一个主题。(要求简短精炼概括)
(2)为开好此次主题班会,需要做好哪些活动准备?(至少写出两项)
(3)通过这次活动,你认为我们应如何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呢?(至少写出三项)
实践探究题
某中学生写道:生活应像一杯热咖啡,暖暖的,甜甜的,回味几番,唇齿留香;生活应像冬日里的阳光,不张扬,不炫耀,照射于心,顿时敞亮……对!生活应是充满温馨的,幸福的,散发光彩的。
品味生活,情趣不同,每个人的体会与感受也就存在差异,我校团委计划围绕陶冶情趣设计一组文化长廊,请你积极参与并出谋划策:
(1)请你为文化长廊设计几个栏目,力求新颖、科学。
(2)请你调查周围社区不同人群的不同情趣,并加以区分。
(3)请你介绍不同情趣的不同影响?
(4)请你为广大同学追寻高雅生活情趣提供几条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