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①红英间绿苔。
[注]颠倒:心神恍惚。这首词的上阕化用了唐朝诗人□□的诗句。( )
A.王维 | B.韩愈 | C.杜牧 | D.李贺 |
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下列各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上阕描写的是早春景象,而下阕中的“红英间绿苔”描写的是暮春情景。 |
B.用“如酥”来形容小雨,主要表现出春雨给大地万物带来的滋润和生机。 |
C.下阕中“花不看开”的意思是盛放的鲜花已失去了含蓄内敛之美,不值得欣赏。 |
D.这首词化用前人的诗句,因其情景相合,故显得浑然一体,毫无生搬硬套之感。 |
从情与景的关系入手,对这首词作简要的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①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②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48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故诗中称“楚云端”)。他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此诗大约是诗人返乡途中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作。②《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渡口的典故。这首诗写于哪个季节?请结合首联简要分析。
“遥隔楚云端”看来句意平淡,但细细咀嚼,却可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请简要说明。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画堂春
(宋)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持取,捻弄上阕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做简要分析。
“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技巧?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
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
离恨空随江水长。王八员外被贬长沙,而送行之人又是因事被贬巴陵的贾至。一句“离恨空随江水长。”道尽了个中情韵,请赏析“空”字的妙处。
送别诗千姿百态,各尽其妙,各具其情。请赏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日即事
吕本中
病起多情由日迟,强来庭下撂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阑干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诗歌的首联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尾联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歌的第三联描绘了怎样的春日景象?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
江上阻风宋琬
睡起无聊倚舵楼,
瞿塘西望路悠悠。
长江巨浪征人泪,
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宋琬在顺康年间,因被人诬告曾两次下狱,释放后长期赋闲。康熙十一年,年近花甲的宋琬又被起任为四川按察使,这首诗就是赴任途中所作。请简要分析“瞿塘西望路悠悠”一句所蕴含的意义。(5分)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奇妙之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