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①红英间绿苔。
[注]颠倒:心神恍惚。这首词的上阕化用了唐朝诗人□□的诗句。( )
A.王维 | B.韩愈 | C.杜牧 | D.李贺 |
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下列各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上阕描写的是早春景象,而下阕中的“红英间绿苔”描写的是暮春情景。 |
B.用“如酥”来形容小雨,主要表现出春雨给大地万物带来的滋润和生机。 |
C.下阕中“花不看开”的意思是盛放的鲜花已失去了含蓄内敛之美,不值得欣赏。 |
D.这首词化用前人的诗句,因其情景相合,故显得浑然一体,毫无生搬硬套之感。 |
从情与景的关系入手,对这首词作简要的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丰乐亭游春(其三)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
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书边事张乔①
调角②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③,白日落梁州④。
大漠无兵阻,穷边⑤有客游。
蕃情⑥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①张乔,唐朝诗人。②调角,即吹角。③青冢,昭君墓。④梁州,当指“凉州”。⑤穷边,极言边塞地区的广漠。⑥指吐蕃族人民的心愿。 首联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倚”字用得妙,妙在什么地方?
末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第二联中的“钟”与“割”字极为传神,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含义及作用。
阅渎下面的宋涛,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
宋•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珠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1)“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
(2)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①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释:
①柑为橘树一种。本诗写于作者贬官柳州时期。
②皇树,即橘树。屈原〈橘颂〉中有“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之句。
③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曾想通过种橘发家至富,给子孙留点财产。
8.诗中哪个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情感?结合诗句分析颈联中用何种手法抒发了这种情感?
9.对诗的尾联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作者希望橘树成林,清姚鼐则说作者“恐见(柑)这成林也。”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