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义,辽宁鞍山鞍钢集团矿业公司的公路管理员。他30年如一日热心公益事业,帮助身边弱势困难群体化解矛盾,给300余个濒临绝望和无助的困难家庭带来新的希望。他连续16年,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多元,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他连续20年先后55次无偿献血或捐献血小板,累计达6万毫升,好事多得数不清。2010年10月11日,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就学习宣传郭明义同志先进的事迹做出重要指示。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学习郭明义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有什么时代意义?
卫民同学到超市买了几只面包,家里人吃后出现呕吐等症状,医院诊断是因为吃了变质面包引起的。事情发生后,母子二人对此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1)母亲要“宽容他们”,你赞成吗?为什么?
(2)卫民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讨回公道”,?(至少写两种)
小颖同学数学成绩不理想,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数学学好,刚开始成绩不理想,但她并不气馁,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行,我一定能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期中考试中考出了好的成绩。
(1)小颖对自己说“我行,我一定能行!”表现了一种什么心理品质?
(2)这种心理品质对个人成长有什么作用?
材料一:自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科技人员。截止2014年,共有26位科学家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材料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全面实施,加快了我国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步伐,为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请问: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样的发展战略?
(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这一重大战略?
(3)你准备怎样参与实施这一战略?
材料一:2014年教师节,习总书记在北师大考察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认为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随后,各中小学加强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材料二:今年9月27日,是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遍布全球123个国家的近12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同时举办丰富多彩的中国语言文化体验活动3000余场,包括汉语教学公开课、汉语教材展、中华文化讲座、书法比赛、诗歌朗诵、中国电影放映、学生文艺表演等各式各样的内容,参与人数近千万人。
根据材料回答:
(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中华文化由哪几部分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是什么?
(3)青少年如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小明的一天:与往常一样,小明准时来到学校。在校园里,小明主动和老师同学们打招呼,然后交完作业后开始认真地早读。上课时,小明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下午放学以后,小明回到家,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给自己列了一张计划表,安排自己晚上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到厨房帮助妈妈准备晚饭。吃完晚饭后,小明对照计划表完成预定任务。在洗脸睡觉前,小明检查了明天的课表,准备好明天要带的书籍和作业。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小明的好习惯(至少列举三个)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培养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