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
5mL4%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
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催化剂能显著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C
Al箔插入稀HNO3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用石墨棒做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
产生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黄绿色气体
该气体为Cl2,放出该气体的电极为电解池的阳极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碳族元素简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分离Na2CO3溶液和CCl4,选④
B.用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FeC12溶液吸收C12,选⑤
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已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时,其溶液的密度越大,将80%和20%的两种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大于50% B.等于50% C.小于50% D.无法确定

下列反应都有水参加,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水既不做氧化剂,又不做还原剂的是

A.2F2+2H2O=4HF+O2 B.2Na+2H2O=2NaOH+H2
C.C12+H2O=HC1O+HC1 D.C+H2OCO+H2

在三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H3、CO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H3)>p(CO2)>p(O2) B.p(NH3)> p(O2)> p(CO2)
C.p(CO2)> p(O2)> p(NH3) D.p(CO2)> p(NH3)> p(O2)

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变化是

A.MnO2→MnO4 B.AlO2→Al(OH)3 C.AsO43—→AsO33— D.Cl→Cl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