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a. 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用电子对数目最多。
b. 甲分子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18个电子。
(1)X的结构式: ;丙的电子式:
(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甲。
①在右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
②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下图是金字塔式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周期表的另一种画法),图上标有第VIA族和几种元素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上图中描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并将铁元素所在族的位置全部涂黑。
(2)自从周期表诞生以来,关于氢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一直存在纷争,有人主张把它放在第VIIA族,理由是:氢的最外层电子“饱和缺一”。请用电子式表示LiH:。
(3)f与c或g均能形成一些化合物,据有关材料f与c能形成化合物fc6,f能与g形成化合物f2g。请回答下面问题:
①甲同学通过分析认为fc6此物质不可在O2中燃烧,原因是。
通过测定知此物质中的6个c原子在分子结构中化学环境相同,则fc 6分子空间构型为。
②乙同学通过分析认为f2g2是分子晶体,试写出其结构简式:;
该物质遇水不稳定,生成一种黄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还得到一种酸性溶液。试写出该过程的反应方程式:。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强碱。 |
B.硒化氢的稳定性强于f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
C.c与h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显中性。 |
D.离子半径:f>g>h>d |
E.f与d形成离子化合物为电解质,故该晶体能导电。
F.a、d、e常见氧化物熔沸点高低比较:e>d>a。
(8分)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现就三大酸与金属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不与Cu反应,若在稀盐酸中加入H2O2(常见氧化剂,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为水)后,则可使铜顺利溶解,并得到蓝色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体积的18 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若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在其中加入硝酸盐溶液(如KNO3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图操作及现象推断酸X为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浓硝酸
下图是由1—18号元素组成的一些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常温常压下,D、F、K均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A是由单质C在D中燃烧生成的淡黄色固体。(反应中生成的部分物质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化学式为。
(2)1molA与足量的B反应转移的电子数NA。
(3)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等质量的H和I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同温同压时)
(8分)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有像食盐一样的咸味,常被误食引起中毒。已知强酸HI与NaNO2反应生成碘单质和一氧化氮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
2NaNO2+4HI = I2 + 2NO↑+ 2H2O +2NaI 。
(1)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氧化剂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2)根据上述反应,可以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来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可选用的物质有:①白酒 ②碘化钾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糖⑤食醋。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有(填写序号)。
(6分)含AlCl313.35g的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100mL后,结果得到沉淀3.9g。
(1)写出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上述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