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黔东南黎平县流芳村位于湘西丘陵、广西丘陵往云贵高原过渡地带,是一个典型的侗族村寨,侗族有“水稻民族”之称。山南面的缓坡被开垦为梯田,种植水稻。山顶泉水涌出,由人工引到田间灌溉。在流芳村鸭子吃住都在稻田里,水稻的害虫都成了它们的美味佳肴;鲤鱼穿梭在稻田里,寻觅着幼虫吃……稻、鱼、鸭三种优势物种形成了共生互补的生态系统。
材料三:近年来,该村稻田的有机生产取得成功,但稻米销路不畅,价格过低。村民增产不增收。
(1)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流芳村稻、鸭、鱼共生的优势条件。
(2)请为流芳村优质稻米参与市场提出合理化建议。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24 分)
材料一
陕西省三大区域分布示意图(图1)。
材料二
红碱淖是陕西最大淡水湖,平均深度约8.2米。1995年,红碱淖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现属于国家“AAAA”级景区;2000年开始该地有遗鸥分布,目前该地遗鸥数量已经占到全球总量的90%以上。图2为红碱淖面积历年变化示意图。
(1)说出红碱淖附近区域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简析自1970年以来红碱淖对当地渔业和旅游业的影响。
(3)分别简要评价陕西省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侧气候资料分别表示A、B两地中的某一地。读图完成(1)~(3)题。
(1)比较A、B两地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2)多瑙河a河段春季常出现洪水,试分析原因。
(3)多瑙河已成为沟通北海与黑海的重要航线,但多瑙河三角洲却没有形成重要的港口城市,试分析原因。
读图中甲、乙两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说明A、B两山脉的走向,结合两地区大气环流的特点,分析其对各自所在区域冬季气候的影响。
(2)与b河相比,a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及其原因是什么?
(3)世界旅游日,主题是“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许多国际旅行社把“末日游”看作是巨大的商机。水城威尼斯成为“末日游”景区中的一员,其直接原因可能是 ()A.海水回灌 B.珊瑚虫大量死亡 C.沿岸降水增多 D.冰川消融
(4)B山脉以北的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分析该地在能源开发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指出该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m)及冬半年天气系统示意图。
材料二 1961年至1990年成都与上海有关气象资料
地点 |
气候资料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成 都 |
平均气温(ºC) |
5.5 |
7.2 |
11.6 |
16.5 |
21.0 |
23.5 |
25.2 |
24.9 |
21.0 |
16.9 |
11.8 |
7.1 |
日均日照(h) |
2.2 |
2.1 |
3.1 |
3.8 |
4.2 |
4.3 |
4.8 |
5.3 |
2.7 |
2.1 |
2.0 |
1.9 |
|
上 海 |
平均气温(ºC) |
3.7 |
4.6 |
8.5 |
14.2 |
19.2 |
23.4 |
27.8 |
27.7 |
23.6 |
18.3 |
12.4 |
6.1 |
日均日照(h) |
4.4 |
4.2 |
4.5 |
5.1 |
5.6 |
5.4 |
7.5 |
7.8 |
5.4 |
5.2 |
5.0 |
4.8 |
材料三“天府”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谨”。2008年2月,由《中国国家地理》举办的“新天府”的评选中,成都平原排名榜首,从而把“天府”的称号持守了2300多年。
(1)说出图中所示地区地形 的主要特征。
(2)冬半年,A城市常为阳光明媚、温暖如春的天气,而B城市则常常是低温阴雨天气。结合材料一简析原因。
(3) 依据四川盆地(如成都市)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的沿海地区(如上海)小的特点,有专家认为,四川盆地表现出了一定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简析成都气温年较差比上海小的原因。
(4) 结合材料三,简述成都平原能把“天府”的称号持守了2300多年的原因。
(28分) 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东部M市的相关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M市等高线地形图材料二M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图
材料三M市气候资料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压 (百帕) |
1021.7 |
1019.5 |
1015.7 |
1010.3 |
1006.2 |
1001.6 |
999.9 |
1001.2 |
1008.1 |
1014.7 |
1019.2 |
1020.6 |
气温 (℃) |
4.3 |
5.6 |
9.5 |
15.8 |
20.7 |
24.3 |
28.4 |
27.9 |
23.4 |
18.3 |
12.4 |
6.8 |
降水量 (毫米) |
73.2 |
84.2 |
138.2 |
126.6 |
146.6 |
231.1 |
159.4 |
155.8 |
145.3 |
87 |
60.1 |
47.1 |
(1) 据材料描述M市气压随季节的变化。解释M市气候三要素之间的关系。(6分)
(2)在地理野外考查中发现,图中3、4处土层较1、2处厚,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3)据材料分析,M市近15年来产业结构是如何调整的,受其影响对劳动力的需求有何变化。(10分)
(4)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M市规划并建设了新的产业区。请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化工产业区中任选一个,依据图表信息对其区位进行评价。(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