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是我国鄂尔多斯(中部某地)地区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自然地带摆动关系示意图。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该地区自然地带

A.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 B.数量的增加与热量相关
C.数量的减少与水分相关 D.数量的变化与地形有关

该地区

A.湿润期来自西部的水汽增加,使自然地带向西部摆动
B.湿润期森林草原农牧业带扩大,可以大规模进行开垦
C.干燥期沙地面积有扩大趋势,应注意营建防护林体系
D.短时期内发生湿润期和干燥期转变是受全球变暖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气象部门用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连续5天平均气温低于1 0℃则为冬季,高于22℃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两季。读某年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形成图中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地形地貌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 D.各地经度差异

此时从西南地区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的降水,其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B.受锋面活动的影响
C.受山地影响 D.受台风登陆影响

地理分界线一般位于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特征变化梯度最大的带段(下图)。影响图中三条地理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太阳辐射 C.降水 D.人类生活方式

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指的是以一直线截取某一地区,求取被直线切割的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下图表示我国年降水量、年径流曲线与河道频率的南北地带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①河道频率 ②径流量 ③年降水量
B.①河道频率 ②年降水量 ③径流量
C.①径流量 ②河道频率 ③年降水量
D.①年降水量 ②径流量 ③河道频率

图中常年性河道频率最大的地区是

A.江南丘陵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东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下列有关河道频率南北地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系密度的空间分异与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呈反相关
B.华北平原地表物质渗透性强,径流量偏小,故河道频率偏小
C.东北河道频率高于华北的主要原因是年降水量显著增多
D.湛江以北石灰岩地区大量地表水转为地下水,使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达到最大值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海岸的类型很多,其中断层海岸景观独特,沿岸山势陡峭,崖壁高逾千米,水下岸坡极陡,在离岸30海里之外便降落至深达4500米的洋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数码代表断层海岸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与②相比,③海岸

A.板块挤压强 B.海浪侵蚀强 C.风力沉积强 D.流水沉积强

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图中0点为l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109°E,34°N)向正西偏531 km,向正北偏448 km。P1,P2分别是仅考虑单一因素影响所形成的2000年土地覆盖重心。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O点所处区域在土地利用中引发的最突出生态问题是()

A.沼泽大面积萎缩 B.土地荒漠化 C.森林面积锐减 D.生态用水紧张

关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从0点移到P1点主要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B.重心从0点移到P2点主要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
C.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D.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