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3分,共18分)
家兔的褐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用基因符号D、d表示。现有四只家兔,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甲、乙、丙兔为黑色毛,丁兔为褐色毛。已知甲和丁交配,后代全部为黑色兔;乙和丁交配,后代中有褐色兔。
(1)家兔毛色的显性性状为: 。
(2)写出甲、乙、丁三只兔的基因型,甲: ,乙: ,丁:
(3)利用上述四只兔,通过交配实验来鉴别出丙兔的基因型。方法是将丙兔与 兔交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为:
(8分,每空1分)产前诊断是在胎儿出生前,医生用 B 超检查和基因诊断等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疾病。已知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是一种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D、d 表示该对等位基因)。现有两位孕妇甲与乙,甲正常但丈夫为该病患者,乙为该病患者但其父亲和丈夫都正常。
(1)医生对甲、乙进行遗传咨询后,对甲提出如下防治对策和建议:从母体羊水中取脱落的胎儿细胞,通过检验 确定胎儿性别,因为如果胎儿为女性则全部发病,胎儿为男性则 ;对乙提出如下防治对策和建议: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标记的 作探针,对胎儿进行基因诊断,其原理是 。因为理论上,乙的后代有 (概率)患病。
(2)现对乙孕妇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用同位素标记的探针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 d 的探针称为 d 探针,检测基因 D 的探针称为 D 探针。先采用 PCR 方法扩增该对等位基因,然后将 PCR 产物吸附在一种膜上形成斑点,每次做相同的两份膜,分别用 D 探针和 d 探针杂交,可以观察到如下结果:
根据杂交结果,判断个体 2 和 3 的性别分别为 、 ,他们 (能/不能)继续孕育。
(8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现有A、B、C三种灯泡,其发出光波的波长与光辐射强度的关系如右图Ⅰ所示,现需从中选择一种灯泡用于温室中给植物补光,期望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为此某同学设计了图Ⅱ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注: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430~450 nm的蓝紫光和640~660 nm的红橙光):
(1)根据图Ⅱ实验现象推断A灯泡与图Ⅰ中三条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是 。温室中选择 灯泡,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2)将图Ⅱ中任意一组装置由明处移至黑暗,开始阶段细胞中C5化合物的含量均会 ,原因是(2分) 。
(3)利用图Ⅱ中的装置,分别提供质量分数为0.4%的NaHCO3和0.8%的NaHCO3溶液,选择最合适的灯泡且光照逐渐增强,其他条件均相同,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试分析图中影响de段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与f点相比,d点光反应产生的 (2分) 较少。
(8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下列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一个问题探究实例:
1925年,高特和戈来格尔用丙酮提取出细胞膜上的磷脂,并将它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据此,学生得出了细胞膜是由连续的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推论。
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应该怎么排列呢?
背景知识: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图-1)
如果把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形成“——水”界面,“油——水”界面上磷脂分子的排列是什么样的呢?(结果如图-2)
如果把一滴油滴在水面上,再高速振荡,形成油水乳液,油水乳液中磷脂小滴的结构又会是什么样的呢?(结果如图-3)
(1)图-3中A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是油?______。
(2)请根据探究-1和探究-2的结果推导细胞膜上磷脂分子的排布情况,在图-4中绘出其简图(片段)。
(3)根据图-4所示结果,科学家利用纯磷脂制成“脂质体”,作为细胞模型。将“脂质体”放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都没有变化。
①这一事实表明______。进一步根据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分析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自由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②彼德·阿格雷从人红细胞及肾小管细胞的膜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为28道尔顿的膜蛋白——CHIP28,并证明它是一种“水通道蛋白”。请简述证明CHIP28确实与水分子运输有关的实验基本思路。
③有实验证明钾离子也不能通过该“脂质体”,若要使钾离子通过,则该“脂质体”模型中还需要具备哪些物质?______。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许多植物含有天然香料,如薄荷叶中含有薄荷油。现用薄荷叶提取薄荷油。
回答问题:
(1)薄荷油是挥发性物质,提取薄荷油时应选用_____(鲜、干)薄荷叶作原料。
(2)用萃取法提取薄荷油时,采用的溶剂是_,原理是(3分)。
(3)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薄荷油时,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常用于分离油层和水层的器皿是。分离出的油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钠的作用是,除去固体硫酸钠的常用方法是_ __。
巨桉原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广泛用于人工造林,具有适应性强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菊苣是生长在林下的、高产优质的饲用牧草。请分析回答:
(1)若在巨桉人工林下套种适宜的经济作物,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等资源,还可以提高群落物种的。
(2)巨桉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会释放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为研究这些物质对菊苣幼苗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采集新鲜凋落的巨桉树叶,与土壤混合后置于花盆中,将菊苣种子播种其中,出苗一段时间后测定菊苣各项生长指标,结果见下表。
分组 |
凋落叶含量 (g /盆) |
植株干重 (g /10株) |
光合色素含量 (mg /g) |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 |
C5羧化形成C3效率 (μmolCO2/m2/s) |
对照组 |
0 |
7.78 |
2.74 |
9.77 |
0.040 |
实验组1 |
30 |
3.60 |
2.28 |
7.96 |
0.040 |
实验组2 |
90 |
1.14 |
1.20 |
4.76 |
0.028 |
①植物体内的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的。测定菊苣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时,常用(试剂)提取光合色素。
②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菊苣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在巨桉凋落叶含量低时,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使减少,直接导致光反应减弱;在巨桉凋落叶含量高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还能使C5羧化形成C3效率下降,导致植物对的利用下降。上述结果表明,巨桉凋落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对菊苣幼苗的光合作用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