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漂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着啼鹃带血归。
注:这首诗是文天祥在被元军俘虏后,于押解途中写下的。诗的首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请举出诗中运用的一个典故,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唐· 皎然
移家虽带郭①,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①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还“问”,表示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本诗主要用了什么手法刻画这一形象?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咸阳①城西楼晚眺许 浑②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释:①咸阳,秦汉两代故都。②许浑,晚唐诗人,故乡润州丹阳(今属江苏)。《登高》用一个“”字,奠定了全诗基调,《咸阳城西楼晚眺》用一个“”字,奠定了全诗基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都是千古名句,你喜欢哪一句?请从内容或形式方面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注释】芰:菱角。飐:因风吹而颤动、飘扬。这首元曲的前五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元曲的景物描写很有层次,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①黯乡魂:思念家乡,黯然销魂。②追:追随,引申为“萦绕”。“碧云天,黄叶地”这两句被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一支曲子化用。这支曲子被誉为剧曲中的“秋思之祖”,请写出这支曲子的曲牌名及内容。
本词上片写寥廓多彩、境界悠远的秋色,“” 一句将“天”“地”“水”三种景象融为一体。上片末两句“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全词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是______。
本词是乡思离愁之作,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写“乡思离愁之深重”的。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习题。(共6分)
定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