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表1为“2006年到2010年江苏省三大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状况表”,读表完成问题。
表1(单位:万人)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额
苏 南
887.8
721.5
681.1
630.3
533.8
苏 中
-90.3
-95.9
-98.9
-104.2
-97.7
苏 北
-394.8
-320.4
-294.3
-255.7
-204.2

关于江苏省人口流动说法,正确的是

A.流动人口总数逐年增多
B.苏北人口主要流向苏中
C.就业、经商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
D.苏中、苏北流动人口全部流入苏南

江苏省人口流动

A.大大缓解了苏北地区的环境压力
B.为苏南地区提供了大量高素质劳动力
C.影响了苏南地区的社会秩序
D.加强全省三大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信息交流
科目 地理   题型 双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13为“中国沿海省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读图分析回答25~26题。

由图可知,我国沿海省区中

A.河北水土配合协调最差 B.广西水土配合协调最佳
C.水土配合总体较协调 D.水土配合总体不协调

影响图中各省市水土资源对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量 B.积温 C.地形 D.土壤

图12为“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总量亿吨标准煤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23~24题。

从图示来看

A.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接近的时期是2000年前后
B.图示时期我国能源消费始终大于能源生产
C.2000年后,经济发展快,进口的能源数量增加
D.原煤生产占生生产量的比重上升。但总数量减少

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越势,应采取的对策

A.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B.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外依赖性
C.加强国际合怍
D.减少煤炭的开采数量

图11表示某地区城市分布情况及图中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读后完成21~22题。

图中城市

A.共有三级城市等级体系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广
C.与乙城市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少于丙城市同等级城市数目
D.乙、丙都是甲城的卫星城,服务功能相同

关于图中甲城市地租值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 B.b<c C.b<d D.c<d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其中城镇人口为66557万人。自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0.57%。图9中四幅图是我国1953、1982、2000、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的金字塔图,图10中A、B两点是2000、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19~20题。


根据统计数据,正确的判断有

A.图13中②图表示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
B.图13中④图表示1982年人口普查结果
C.图14中B点表示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
D.图14中A点与图13中③图相对应

第六次人口统计数据表明我国

A.城市化发展迅速,已进入成熟阶段
B.已进入人口低速增长阶段
C.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不足
D.计划生育政策效果显著

(图14为2010年末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遭受暴雨洪涝袭击区域示意图,图15为新西兰位置图。读图回答25~26题。

本次昆士兰州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低压系统活跃 B.东北信风较强 C.东南信风较强 D.监测预报失准

澳人利亚和新西兰农业生产的相同点有

A.畜牧业发达 B.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C.机械化水平高 D.农牧区水分条件优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