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政治因素基本上不影响人口迁移 |
| B.造成人口迁移的基本因素是地区之间的人口数量不平衡 |
| C.随着生活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迁移越来越明显地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
| D.难以改变的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地区分布与迁移的主要因素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回答下题。
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下渗 | B.径流 |
| C.蒸发 | D.水汽输送 |
该类房屋的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 A.补充城市地下水 | B.减缓城市内涝 |
| C.缓解城市缺水 |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
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显示,1992~2012年()
| A.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均有所减少 |
| B.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 |
| C.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人口数量比较接近 |
| D.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 |
目前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的( )
| A.逆城市化阶段 | B.初期阶段 |
| C.中期阶段 | D.后期阶段 |
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沟头的 ()
| A.侧蚀 | B.下蚀 |
| C.沟头崩塌 | D.溯源侵蚀 |
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 A.A点 | B.B点 | C.C点 | D.D点 |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下图示意2000年~2010年间呼伦贝尔盟三类地形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读图完成下题。
影响该地区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土地利用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 A.气候 | B.地形 |
| C.河流 | D.土壤 |
2000年~2010年间,该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是 ( )
| A.大兴安岭以东 | B.大兴安岭山区 |
| C.大兴安岭以西 | D.大兴安岭以东和以西 |
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勘探队员观察到,甲处有一自北向南流的河流,东岸冲刷严重,有关该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四个钻孔都可能钻到地下溶洞 | B.乙处岩石可能为变质岩 |
| C.甲处河流不可能有地下水补给 | D.铁矿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